比特币铭议中湖花缭乱的在眼找到真金新协如何文江
上周六的直播中,有位老铁提了个特别有水平的问题:"现在比特币上各种铭文和协议满天飞,到底该怎么判断它们的价值?"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让我忍不住想和大家好好唠唠这个话题。 现在的比特币生态热闹得跟过年赶大集似的,几乎每周都能看到新协议冒出来。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里,我发现一个铁律:判断一个协议靠不靠谱,最关键就是看它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创新点。就像一个初创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光会讲故事迟早要被市场淘汰。 具体来说,我主要看三个方面:数据存在哪、交易怎么走、性能怎么提。这三个问题就像三把筛子,能把那些花里胡哨的泡沫项目筛掉一大半。 先说数据存储这个事儿。最早的Ordinals、Bitcoin STAMP这些老牌协议,都是老老实实把数据存在比特币链上的。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就像老一辈人存钱必须放进银行金库才放心。后来有些新协议开始把数据存在IPFS这样的链下存储,只在比特币上留个"门牌号"。这就好比现在年轻人把钱存支付宝,虽然方便了,但总感觉少了点安全感。我个人嘛,还是更中意数据存在链上的方式,毕竟比特币最值钱的就是它的安全性。 再说交易通道。现在大部分铭文交易都在比特币主网进行,好处是简单直接,缺点是很费gas费。也有像Taproot Assets这样的异类,把交易放到闪电网络去做。这就相当于你去超市买东西,一个是用现金直接结账,一个是用信用卡分期。我更喜欢前者,虽然看着花得多,但胜在踏实。 最后说说性能扩展这个老大难问题。现在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把复杂操作放到链下处理,比特币主网就管存数据;另一条是照搬以太坊的二层扩展方案。说实话,第二条路我觉得有点悬。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以太坊的二层扩展现状就知道了,目前撑死每秒2000笔的交易量,想要突破就得动大手术。比特币要是走这条路,八成也会撞上同样的天花板。而且比特币社区那帮"老顽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懂的都懂。 所以我个人更看好铭文技术这条路,至少目前是这样。不是说二层扩展完全没戏,只是这条路水太深,风险太大。这就好比你想从上海去北京,肯定首选高铁直达,非要绕道广州坐船也不是不行,就是变数太多了。 说到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比什么都重要。与其盲目追逐每一个新热点,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每个协议的基本面。毕竟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活得久才是王道。创新才是硬道理
三个关键审视维度
数据存储的哲学
交易通道的选择
性能扩展的两条路
我的选择与担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观察:链上套现潮涌动,以太坊大换手在即
- DeFi新星Convergence RFQ拿下250万美元融资,或将重塑机构交易格局
- 从Telegram到TON:一场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华丽转身
- TON的华丽转身:从社交巨头的区块链野望到Web3基础设施
-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 香港JPEX骗局震撼金融圈:15亿港元的惨痛教训
- 币圈安全真相:技术漏洞易防,人心险恶难挡
- 揭秘XRP资金暴涨700%背后的真相:Ripple与Bitstamp的神秘关系
- 巨头之争:Gemini能否打破GPT的魔咒?
- 疯狂的市场,精准的狙击!比特币空单狂赚550点实录
- 人类基本收入的理想与现实:一场跨越三个世纪的对话
- 牛市将至:一位资深从业者的三点肺腑之言
- 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
- 当美联储挥舞加息大棒时,比特币为何走出独立行情?
- 9月24日以太坊行情分析:把握震荡中的交易机会
- Waterfall.Network:打破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创新之路
- 10万U躺赚500U?揭秘OKX新功能的睡后收入
- 比特币扩容之争:一场改变加密货币命运的意识形态对决
- PEPE币10月行情预测:真能暴涨20%吗?
- 10月6日数字货币合约实战解析:BTC与ETH的微妙博弈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