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售

拥抱音乐巨制到主动真香头的决抵从坚定律

说来真是讽刺,就在今年4月,华纳音乐还站在反AI音乐阵营的最前线,高举版权大旗对AI音乐嗤之以鼻。结果短短5个月后,这家老牌唱片公司就"叛变"了——他们签下了虚拟歌手Noonoouri,还为她发行了单曲《Dominoes》。这让我想起网上那个经典段子:"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后来发现真香"。

虚拟歌手的蜕变之路

Noonoouri这个虚拟模特我关注很久了。记得2018年刚出道时,她就是个行走的时尚广告牌,整天在Ins上晒各种大牌合作。但说实话,这两年她的发展有点不温不火,粉丝数卡在40万上不去。直到这次签约华纳,转型做歌手才迎来第二春。单曲MV播放量25万,这对一个虚拟偶像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最有趣的是她的声音——既不是真人原声,也不是传统电子音。据内部消息透露,制作团队找了专业歌手录制demo,然后用AI技术进行了深度处理。这种"半真半假"的声线,正好击中了当代听众的审美点:既要有科技感,又不能太机械。

唱片巨头的集体变脸

华纳的转变不是个案。环球音乐8月份也跟YouTube搞了个"音乐AI孵化器",美其名曰要探索AI在音乐中的应用。还记得年初这些公司还在联名抵制AI音乐,现在倒好,一个个都开始研究怎么分AI这杯羹了。

说实话,这种转变我能理解。作为从业者,我亲眼见证AI在音乐领域的发展速度有多惊人。从早期的电子合成器到现在的AI声库,技术进步让音乐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YAMAHA的VOCALOID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年多少人靠这个软件圆了音乐梦。

AI音乐的破圈时刻

说到虚拟歌手,不能不提初音未来。记得2007年她刚出道时,那种电子音质感简直"电"得人头皮发麻。但就是这种独特的机械感,反而成就了二次元文化的标志性声音。谁能想到16年后,AI技术已经能让虚拟歌手的声音以假乱真?

网易云和小冰合作推出的"X Studio"就很有意思。他们那个叫"WOWAIDO!"的虚拟厂牌,我特意去听了听demo,确实惊艳。要不是提前知道,真听不出来是AI唱的。而且他们的声音不是简单复制某个人,而是融合了多个授权声源,这招既规避了版权风险,又保证了声音的独特性。

音乐产业的未来想象

看着这些变化,我不禁想起电子音乐刚兴起时的场景。当年"超级市场"乐队用合成器做音乐,还被传统乐迷骂得狗血淋头。现在呢?电子音乐都成主流了。AI音乐很可能也要经历这个过程。

说到底,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就像初音未来之父说的,数字作品的价值在于使用。AI给了音乐人更多可能性,但最终能不能打动人心,还得看创作者怎么运用。毕竟再先进的工具,也替代不了人类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与创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