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之言投资些坑肺腑的那手的位老
最近和几个老朋友喝茶聊天,谈起投资这档子事,大家都感慨万千。老张说他去年在股市里栽了个大跟头,把前几年赚的都吐回去了。看着他懊恼的样子,我不禁想起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积累的一些心得。 说实话,市场就像个善变的女朋友,昨天的经验今天可能就不管用了。我认识不少投资者,总爱把特定时期的市场表现当成金科玉律,结果环境一变就栽跟头。记得2015年牛市那会儿,很多人都觉得"涨停板敢死队"那套玩法能一直赚钱,结果呢?现在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真正的经验应该是那些经过多轮市场周期验证的规律,而不是某个特殊时期的"独门秘籍"。就像我师傅常说的:"能在熊市里活下来的方法,才是真本事。"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想在市场里长期活下去,光靠感觉可不行。你得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套系统得像瑞士钟表一样精确可靠。 我的系统很简单:60%的技术分析+30%的基本面+10%的市场情绪。每次交易前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趋势方向对吗?基本面支持吗?市场情绪过热了吗?这套方法让我在2018年那波大跌中成功避险,虽然错过了后面的反弹,但保住了本金。 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总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我跟你说,这跟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我见过太多人为了等那个"最优"价格,结果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现在我学乖了,追求"次优"就很好。就像买菜一样,看到合适的价格就下手,别总想着还能更便宜。这个道理是我花了20万学费才明白的——那年为了等茅台再跌5块钱,结果股价直接起飞了。 我觉得做投资跟练武功差不多,也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靠直觉和经验,就像刚入门的学徒;第二重是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当于掌握了招式;第三重是理解了市场的本质,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我现在大概在第二重向第三重过渡的阶段。每天早上6点起来看财报、研究技术图表已经成了习惯。说实话,投资这行真的没有捷径,所谓"百分之五十的眼光",也是靠那"百分之四十九的勤奋"积累出来的。 我发现越是简单的工具越好用。最开始我也迷恋各种复杂的指标,MACD、KDJ、RSI...屏幕上花花绿绿的线看得人头晕。现在我的图表干净得很,就一条20日均线加成交量,反而看得更清楚。 这就跟做菜一样,米其林大厨最拿手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菜品。投资也是这个理儿。 咱们老祖宗有句话说得真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放在市场上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你看啊,市场跌到极致就会反转(穷则变);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通则久);最后涨过头了又得跌(久后穷)。这个循环我观察了十几年,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2013年那会儿,悲观情绪弥漫,但恰恰是布局的好时机。当然,这话我现在说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不过你懂的... 总之啊,投资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你肯下功夫,保持理性,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与其抱怨行情,不如多反思自己的方法。经验这东西,真的靠谱吗?
赚钱的秘密:打造你的交易系统
别总想着抄底逃顶
投资的三重境界
简单才是王道
市场的循环之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与传统金融市场分道扬镳?最新数据告诉你真相
- 重磅!特朗普开启401k投资加密货币新时代
- OKB减重手术引发暴涨,甩开平台币包袱后路在何方?
- 以太坊的十字路口:一位老韭菜的亲身体悟
- 以太坊为何疯狂冲刺历史高点?牛市狂欢背后的真相
- 加密世界的冰与火之歌:从地下江湖到主流舞台的蜕变
- 2025年8月20日: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
-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一场散户与鲸鱼的博弈大戏正在上演
- 比特币十月行情:暗流涌动的牛市前奏?
- 当美联储打个喷嚏,加密货币市场为何集体感冒?
- 2025年盛夏:区块链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 数字资产革命:当虚拟世界与现实资产碰撞出火花
- V神也中招!690万美金被盗背后,加密圈的安全警钟再次敲响
- 320亿美元泡沫破裂:一场让我们看清财富陷阱的现代寓言
- 巨头纷纷自立门户:稳定币公链将如何重塑加密支付版图?
- 比特币或将突破13万美元大关?这些因素正在推动牛市
- 一、金融大佬们的真香定律
- 特朗普新政引爆加密市场:比特币破位上行,山寨币狂欢派对开启
- RWA流动性困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上的生死劫
- 当华尔街老钱遇上区块链新贵:一场金融基础设施的悄悄革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