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R弈,值得投资解析场博的市深度谁更
最近我在研究以太坊质押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Lido和RocketPool这两个头部流动性质押平台,虽然业务模式相似,但它们的代币经济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作为一名长期跟踪DeFi市场的分析师,我想分享一些更接地气的观察。 记得去年底第一次深入研究LDO时,我就被它的解锁情况惊呆了。10亿的总量中,87.9%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是那些早期投资人,他们在2018年以0.0085美元的超低价位买入,现在随便卖都是几百倍的利润。就像上周看到Certus One一口气抛了400万枚,直接把价格砸下来16%,这种抛压谁能受得了? 我特意追踪了几个早期投资人的钱包地址,发现他们就像定时闹钟一样,每个月雷打不动地卖出741万枚LDO。按照这个速度,估计到今年年底才能清完货。说实话,这种持续性的抛压就像悬在LD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不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RPL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个2018年就完成募资的老牌项目,早就过了"原始股解禁期"。最近在研究RPL的通胀模型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每年有5%的通胀,但46.97%的质押率让实际流通量反而在减少。 这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中的"锁仓减量"效应。节点运营商为了获得更多通胀奖励,都在争相质押RPL。有个做节点运营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都按照150%的上限来质押,因为ETH价格上涨会让他们获得更多收益。这种机制无形中为RPL建立了价格支撑。 通过对比这两个项目,我总结出一个简单但实用的投资逻辑:LDO短期内可能还会受到早期投资人抛压的影响,而RPL则因为独特的质押机制展现出更强的抗通胀能力。不过话说回来,投资决策不能只盯着单一指标。就像最近XRP打赢SEC官司后,整个"证券概念"板块都跟着狂欢,这种短期情绪波动往往比基本面影响更大。 建议投资者在布局时要像下棋一样多想几步:不仅要关注代币解锁时间表(Tokenunlocks的数据就很实用),更要观察链上资金流向和社区建设情况。毕竟在这个市场里,能够穿越牛熊的才是真正的赢家。LDO:低价筹码的抛压之困
RPL:通胀中的价值发现
市场选择的启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夜漫谈:8月16日比特币以太坊市场观察手记
- 柴犬币燃烧率:从疯狂到冷静,市场究竟在传递什么信号?
- 区块链技术圈的转会风云:LambdaClass为何从Starknet转投zkSync?
- ICEDAO:用区块链重塑用户数据营销的新范式
- Web3游戏创业指南: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
- 市场周记:比特币以太坊多头行情解析与布局思路
- Chainlink强势领涨:8小时暴涨24%,跨链技术成幕后推手
- 元宇宙去中心化之辩:当沃尔玛遇上区块链
- 币圈大佬预言:债务海啸+AI革命=加密市场超级牛市?
- GameFi寒冬中的突围者:MOBOX如何逆势崛起?
- Conflux(CFX)为何突然爆发?这波行情背后的深层逻辑
- 现实资产代币化:加密市场即将迎来核爆级变革?
- 市场突破是春天将至还是昙花一现?
- 比特币即将开启狂暴模式?业内专家预测短期突破4万美元大关
- 比特币ETF即将到来?市场狂欢背后的真相
- Web3行业观察 | 台湾虚拟资产监管迈出重要一步,NFT与DeFi市场持续升温
- 8月4日:当比特币与以太坊合约遇上纠结行情
- 当透明遇见安全:Web3资产保护的破局之道
- 比特币即将腾飞?现货ETF或成牛市关键催化剂
- FLOKI币强势上涨背后:TokenFi即将登场引发的市场狂欢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