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币替避风谈B经济,却大咖代品荡时代的港是货是动
最近在看CNBC的市场播报时,我注意到一位老朋友Mohamed A. El-Erian又出来说话了。这位安联的经济顾问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当年在PIMCO当CEO时就以直言不讳著称。这次他聊的话题特别应景——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当下,BTC这类资产的角色转变。 El-Erian谈到一个让我特别有共鸣的观点:美国国债这个传统避险天堂似乎正在失去光环。他说:"说来讽刺,现在人们反而开始把BTC和股票称作'安全资产'了。这不正说明大家对国债的信心在动摇吗?"这话说得一针见血。你看看最近的以色列-哈马斯冲突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到4.9%,而BTC反倒涨了20%多,这种反转确实值得玩味。 我特别同意El-Erian说的"质量飞跃"这个概念。说实话,这个词让我想起贝莱德CEO Larry Fink前不久也用过类似的表述。这些金融圈的大佬们难道都在暗示什么?不过El-Erian说得更实在:"我们没看到资金流向传统避险资产的那种'质量飞跃',这个现象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说起El-Erian和BTC的渊源还挺有意思。他2018年那会儿就"冲动消费"了一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觉得非买不可,真的!"虽然入场时机把握得不错,但老爷子也坦言自己出得太早。他把BTC投资者分成三类:死忠粉、专业玩家和短线赌徒。我个人觉得,他这个分类挺接地气的。 不过要澄清一点,El-Erian始终认为BTC不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说BTC能涨到二三十万美元就代表大规模采用?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但他也给出了建设性的观点:"作为支付生态的一环和资产类别,加密资产确实有其存在价值。" 到了今年9月,老爷子又有了新观察。他说加密行业正在经历"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两件事:第一,它不是新全球货币;第二,它也不会突然消失。"这话说得透彻。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人,我觉得这种理性认知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十周年:一场属于加密世界的成人礼
- Circle的利率困局:当降息成为稳定币发行商的噩梦
- 2025年区块链早餐:比特币或将颠覆房地产,Solana生态持续火爆
- 8月27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当比特币与以太坊开始跳舞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当比特币遇到CPI数据的考验
- 22亿美元大挪移:加密货币老炮为何抛弃比特币拥抱以太坊?
- 市场风云:当加密寒冬遇上政治角力
- 加密货币市场的阴阳怪气:散户比机构还会玩?
- 印尼金融巨头BRI正悄悄布局一盘大棋
- 华尔街的数字恐惧症:当传统金融遇上加密浪潮
- 手把手教你:如何轻松在TP钱包添加MetaUserDAO(MUD)网络
-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夜:关键支撑位能否守住?
- 11月21日:当比特币与以太坊玩起心跳游戏,我们该如何接招?
- 鲍威尔鸽声嘹亮后:狂欢背后暗藏的经济迷局
- Base能否撼动Solana?Zora热潮背后暗藏的隐忧
- 2025年8月30日数字货币行情手记: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市场脉搏
- 2023年那些令人又爱又恨的空气币:一场疯狂的投资游戏
- OKX重磅推出「冻卡无忧」计划,C2C交易从此告别提心吊胆
- 当特朗普遇上加密货币:一场价值70亿美元的资本盛宴
- U卡之战:为何巨头相继入局这个看似不赚钱的生意?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