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

·芒一课者最后金融界痛查理格的失智

初冬的11月28日,当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查理·芒格溘然长逝的消息传来,无数投资者的心头都为之一震。这位99岁的智者距离百岁生日仅一步之遥,却用他近乎圆满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投资智慧。

一位谦逊君子的传奇人生

很多人只知道芒格是巴菲特不可或缺的"幕后智囊",却不知这位戴着厚眼镜的老人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年轻时的芒格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遭遇过金融危机的重创,甚至在而立之年同时经历了离婚和丧子之痛。更让人动容的是,他因为眼部手术并发症失去了一只眼睛,却立即学会了盲文,只为不中断阅读的习惯。

记得我第一次读《穷查理宝典》时,就被其中"如果你想获得某样东西,那就让自己要配得上它"这句话深深震撼。这不仅是投资箴言,更是人生智慧。就像他说的另一句话:"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多么生动而深刻的处世哲学!

从"捡烟蒂"到价值投资

有趣的是,芒格最初可是一位出色的律师。如果不是遇到巴菲特,他可能会在法律界大放异彩。但命运让他们相遇,共同创办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年均20.3%收益率的投资神话。

在我看来,芒格最大的贡献是改变了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早期巴菲特热衷于"捡烟蒂"策略——专挑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便宜货。就像我们逛二手市场,总想"捡漏"。但芒格让他明白:与其买一堆便宜的垃圾,不如花高价买真正优质的公司。这让我想起他们在可口可乐上的投资,当时股价不低,但看中的是它持久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为何看不上黄金和比特币?

说到投资理念,不得不提芒格对黄金和比特币的"厌恶"。记得他在2022年的股东大会上说比特币"像性病一样"令人不屑,这个比喻虽然粗俗,却生动反映了他的态度。

仔细想想他的逻辑:黄金不会下金蛋,比特币也不会生小比特币。它们都属于"非生产性资产"——买了只能等着别人出更高价接盘。这就像买了个花瓶,指望以后能卖更贵,但花瓶本身既不能插花也不能盛水。相比之下,他更青睐能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就像买了一只下金蛋的鹅。

芒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从芒格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不是具体投资技巧,而是投资的思维方式。他提倡的"多元思维模型"告诉我,要做好投资,光会看财报远远不够,还需要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视角。

如今这位智者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那些掷地有声的箴言仍在耳边回响:"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在这个充满噪音的投资世界里,这样朴素的智慧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芒格用他99年的人生告诉我们:投资不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人性的洞察。正如他所说:"你的思想会欺骗你,最好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这句话让我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总能保持一份清醒。这或许就是这位投资大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