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于收益与弈风险场关定币的深度博D稳
回顾2023年的DeFi世界,最让我兴奋的创新莫过于流动性质押衍生品(LSD)及其衍生应用LSDfi的蓬勃发展。作为从业多年的DeFi观察者,我见证了这些创新如何重新定义资金效率边界。今天,让我们聚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细分领域——以LSD为支撑的稳定币,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聊聊它们的机遇与挑战。 想象一下,你把ETH质押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用质押凭证做更多事情——这就是LSD的魔力。而LSD稳定币则更进一步:你可以用LSD超额抵押生成稳定币,同时继续享受质押收益。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但作为一个老韭菜,我得提醒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Prisma给我的印象就像Liquity的"升级豪华版"。mkUSD最大的亮点是它构建了一个收益飞轮:不仅享受质押收益,还能获得交易费、CRV、CVX和PRISMA等多重奖励。记得上次我参与测试时,发现它的ve治理模型确实别出心裁,让LST提供者有动力为mkUSD创造需求。不过说实话,120%的抵押率要求确实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Raft项目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创新就是99%的模仿加1%的改进"。作为Liquity的分叉,R的表现中规中矩。它目前的锚定偏离让我想起了早期的DAI,团队提议的利息费用模型能否解决问题还有待观察。作为投资者,我更期待看到它能在基本模型上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同样是Liquity的分叉,Gravita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完全放弃了收益分成。这让我想起去年和几位开发者交流时,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要不要收过路费"。Gravita选择了更激进的用户友好路线,但0.98美元的价格波动也暴露了新项目常见的流动性困境。 eUSD的8%固定收益率确实诱人,但150%的抵押率要求也相当激进。最让我担心的是它的代币经济学——LBR代币几乎没什么实用价值,这种设计在长期发展中可能会成为绊脚石。不过听说v2版本会有改进,让我们保持关注。 在所有项目中,Ethena的创新最让我眼前一亮。它采用的对冲机制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中的套利策略,1:1的抵押比例简直是资本效率的革命。不过作为行业老人,我也深知创新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认知门槛,Ethena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教育。 经过深入研究,我认为LSD稳定币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们正在重新定义"闲置资金"的概念。但作为从业者,我也要泼几盆冷水: 首先,资本效率问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记得去年有位大户向我抱怨:"我锁了150万刀只能借出100万,这算哪门子效率?"其次,流动性碎片化正在加剧,就像当年DEX混战的重演。 不过机会也同样明显:随着ETH质押率提升,这类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超乎想象。特别是在通胀高企的当下,稳定收益资产永远不愁买家。 在我看来,这个赛道将呈现两极分化: 一方面,像Ethena这样的创新者可能改写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多数模仿者可能会陷入同质化竞争。特别要警惕的是,当Liquity v2支持LSD抵押后,很多项目的护城河将受到严峻考验。 最后给投资者的小建议:关注那些真正解决痛点、具有差异化优势的项目。记住,在DeFi世界,跟随创新者往往比追逐热点更可能获得长期回报。重新认识LSD稳定币
Prisma Finance (mkUSD)
Raft (R)
Gravita (GRAI)
Lybra (eUSD)
Ethena (USDe)
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赛道
未来展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8.25数字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遇阻回落 以太坊创高后跳水
- 四年一度的财富盛宴:你敢不敢跟币圈玩这个心跳游戏?
- 香港即将迎来Web3开发者的狂欢盛宴
- Web3游戏创业指南: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
- 洪伟的市场观察:10.28数字货币早盘走势深度解读
- 香港Web3创业者们的新舞台:Big Demo Day第七期即将上演
- IMX惊现巨鲸疯狂吸筹!1800万美元的神秘买单引爆加密圈
- 知名博主坐拥上亿XRP却向粉丝伸手要钱 这事你咋看?
- 稳定币与RWA:金融创新的双刃剑背后
- 当加密精英在新加坡掀起千亿狂欢:RockTree派对为何引爆全球?
- 区块链世界的隐身术:零知识证明技术如何重塑数字未来
- 游戏开发迎来新纪元:LUKSO携手虚幻引擎重塑区块链游戏体验
- 12.5主流币行情回顾:李隆深度解析BTC/ETH走势
- 比特币跌破27,000美元:空头狂欢还是市场误判?
- 分叉之美:当加密世界迎来和平分手的艺术
- XRP律师揭秘:纽约监管风波背后的真相
- 矿工大佬直言:比特币减半神话该醒醒了
-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BTC与ETH的微妙博弈
- 币圈惊魂夜:我是如何精准预判BTC/ETH大跌的?
-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质押金额突破156亿美元大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