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还遇后一的最是新生机空投
作为加密领域的老兵,我见证过太多项目方靠空投来续命的案例了。最近圈内朋友都在讨论Starknet即将到来的空投,说实话,这更像是一场被逼无奈的"救市"行动。看看现在ZK-Rollup生态的惨状:交易量低迷、用户体验糟糕、TVL数据惨不忍睹... 记得去年参加Devcon时,我跟几个ZK工程师聊到凌晨三点。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电路优化、EVM等效性这些专业术语,却对普通用户的使用痛点避而不谈。这让我想起10年前那些执着于技术完美却最终倒闭的创业公司。 目前L2Beat的数据显示,65个Rollup项目中ZK系占了26个,表面看欣欣向荣。但细究起来,Scroll、Taiko在死磕EVM兼容,zkSync、Starknet在搞TPS竞赛,Aztec专注隐私保护...大家都在各自的细分赛道里内卷,却忘记了ZK技术最初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生的。 Starknet这次的空投方案很有意思。9亿STRK用于未来用户返利?这分明是在说:"兄弟们,我们的产品体验确实烂,但我们可以用钱补啊!"这种赤裸裸的商业策略反而让我觉得靠谱。 我认识的一个土耳其开发者,为了等这个空投已经刷了上千笔交易。用他的话说:"反正现在ZK链上也没正经用户,我们这些撸毛党反而成了最活跃的用户群体。"这话虽然扎心,但道出了ZK生态的尴尬现状。 从业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项目发完空投就凉凉的案例。去年某知名ZK链在空投后三个月内,活跃地址数直接腰斩。但Starknet这次似乎学聪明了: - 代币绑定Paymaster和交易费补贴- 线性释放机制- 侧重未来激励而非一次性发放 这种设计至少说明团队在认真思考如何避免"空投即巅峰"的悲剧。毕竟对ZK-Rollup来说,这可能真是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了。 (作者注:写完这篇文章时,我的Starknet钱包刚好收到一笔0.0001ETH的测试转账,看来撸毛党们已经开始热身了...)技术至上主义正在伤害ZK生态
空投背后的商业智慧
Tokenomics的双刃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夜暴跌!比特币以太坊今日操作策略大揭秘
- 以太坊还能上车吗?机构狂欢背后的投资逻辑
- 比特币或将迎来甜蜜时刻,这次上涨动力够猛吗?
- USDe高收益狂欢背后的隐忧:拆解这场危险的资本游戏
-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
- 解密特朗普家族的比特币野心:一场披萨晚宴引发的加密风暴
- 黄金价格跌破3400美元,现在入手还划算吗?
- 历史轮回:从股票到加密货币,401(k)养老金的新冒险
- 以太坊:机构资金的下一个主战场
- 美国经济正在玩一场危险的拖字诀游戏
- 市场风向标:BTC空头信号明显,ETH多头格局稳固?
- 这场牛市为何与众不同?解密流动性传导的新密码
- 比特币与传统金融市场分道扬镳?最新数据告诉你真相
- 加密周记:华尔街的双子星要上市了,Meta市值也破纪录了
- 香港稳定币新政:KYC不是终点 而是巨头游戏的开始
- 华尔街巨鳄入场:花旗银行进军加密领域的背后玄机
- 香港Web3.0浪潮:站在数字经济的最前沿
- 比特币真的要崩盘?机构减持背后藏着这些猫腻
- 一代投资大师告别江湖:达利欧离场留给我们哪些思考?
- SEC重磅表态:流动性质押不再是监管灰色地带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