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能元宇宙风至,这家最后凭什笑到公司口已
最近工信部发布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让我特别兴奋!作为长期关注科技领域的观察者,我看到这份计划不仅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说实话,看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那些目标数字,我第一反应是:元宇宙真的要火了!3-5家全球级企业、3-5个产业集聚区,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记得去年在一个行业峰会上,有投资人说过:"未来三年,没布局元宇宙的企业都可能被时代抛弃。"现在看来,这个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行动计划里提到的具体应用场景。XR头显、裸眼3D这些"黑科技"就不说了,光是"虚拟会议室"这个点子就够有想象空间。疫情期间我们公司开视频会议开到吐,要是能像《头号玩家》里那样在虚拟空间开会,那工作效率肯定蹭蹭往上涨! 说到元宇宙企业,不得不提川核科技。我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是在2016年,那时候VR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他们就敢做5G+XR云平台,这份前瞻性确实让人佩服。 记得2019年疫情爆发时,很多教育机构都在发愁怎么上课。川核和钉钉合作的VR博物馆线上课堂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侄女就在杭州余杭区上学,她说戴着VR眼镜"逛"博物馆的感觉特别神奇,比看课本有意思多了。 这些年看着川核一步步从VR教育做到元宇宙引擎,就像看着一个科技创业者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过程。13年的行业沉淀,让他们在元宇宙这个赛道有了先发优势。 川核灵境元宇宙引擎最让我惊艳的,是他们打造的MetaCJ平台。去年参加线上展会时我就想:这不就是元宇宙版的淘宝造物节吗?数十万人同时在线的承载力,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市场人,我特别欣赏他们的全终端覆盖策略。有时候在机场候机,掏出手机就能进元宇宙逛展;回酒店后换上VR设备,体验又提升一个档次。这种无缝衔接的使用体验,才是元宇宙落地的关键。 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商业模式设计。B端做定制化方案,C端搞社交平台,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保证了现金流,又积累了用户数据。我认识的几个投资人都在密切关注他们的V2.0版本,据说SAAS服务能让中小企业也轻松玩转元宇宙。 说实话,虽然元宇宙概念很火,但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科技风口"。这次不一样的是有了政策背书,加上像川核这样有真技术的企业推动,元宇宙很可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不过我也有些担忧。技术标准不统一、内容生态不完善、用户体验待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好在三年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让我们这些从业者看到了希望。 站在2023年的节点回望,川核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脉搏上。但在元宇宙这条赛道上,暂时的领先不意味着最终的胜利。期待看到更多像川核这样的企业,用创新和坚守,把元宇宙从概念变成改变我们生活的现实。千亿蓝海市场正在开启
13年沉浮,这家公司的元宇宙之路
MetaCJ背后的商业智慧
未来已来,但路还很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菜鸟必看!玩转加密货币前这5个坑千万别踩
- 比特币泡沫预警?这位操盘手说要看青蛙币脸色
- NFT市场脉搏:一周数据全透视(10.22-10.28)
- 从硅谷到亚太:谷歌风投的全球赋能之路
- Polymarket的先上车后补票:一个加密预测市场的合规求生记
- Port3的社交挖矿革命:为何顶级风投都为之疯狂?
- GameFi寒冬中的破茧重生:MOBOX的品牌进化论
- 预言机赛道又出黑马?TRB暴涨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 币圈淘金:一个过来人的投资心得
- 以太坊多单再报捷:68点收益背后的交易智慧
- 比特币站稳关键支撑位,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牛市信号
- 2023金融盛典:胡志明交易会颁奖晚会即将闪耀登场
-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
- Bitget低价交易迷雾:是真福利还是割韭菜?
- 比特币以太坊午盘分析:震荡行情下的交易机会
- 13张图表揭示:为何加密货币市场仍在泥潭中挣扎?
-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 以太坊冲高回落,震荡格局下如何把握交易机会?
- 加密货币挖矿迎来清凉革命:水冷技术如何重塑行业格局
- Bitdu豪掷150万美金押注MSG:当传统交易所遇上DeFi新贵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