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市演收益争在赢在输场上夺战谁,谁稳定
最近稳定币市场真是热闹非凡啊!作为长期观察DeFi市场的从业者,我明显感觉到一场关于稳定币收益的"军备竞赛"正在上演。MakerDAO推出的EDSR(增强型DAI存款利率)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扔下一块大石头,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还记得当初MakerDAO推出PSM模块时,USDC几乎是躺着赚钱。但随着Maker不断把PSM中的USDC换成美债,Circle这下坐不住了。我最近跟几个圈内朋友聊天时,大家都开玩笑说Maker把USDC当成了"提款机"。最戏剧性的是Coinbase,从去年就眼巴巴地想让Maker把USDC存到他们那里,结果现在为了留住用户,不得不自己掏出5%的收益。 Frax的情况就更有意思了。作为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算法稳定币,现在发行量缩水了近80%。我注意到创始人Sam Kazemian最近的动作挺值得玩味,他居然开始打起了RWA的主意。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打不过就加入。不过说实话,在5%的无风险收益面前,Frax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最让我感慨的是LUSD这个"老顽固"。作为坚守去中心化理念的代表,Liquity创始人Robert Lauko终于也要在V2版本做出改变了。不过市场似乎已经等不及了,LUSD首次出现持续负溢价的情况,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我在想,有时候坚持纯粹或许也是一种奢侈。 说到Lybra,真是让人唏嘘。他们的eUSD曾经是LSDFi领域的明星产品,结果V2升级竟然导致过半资金外逃。这让我想起上周参加线下活动时,有个开发者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在稳定币这个领域,收益就是王道,故事讲得再好也抵不过真金白银。"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观察者,我深切感受到这次稳定币收益大战带来的冲击。那些不能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稳定币,恐怕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不过话说回来,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稳定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收益工具,还是支付媒介?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USDC的反击战
Frax的挣扎
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困境
LSDFi的滑铁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3万美元之战:为什么上涨比下跌更有戏?
- 比特币铭文争议:一场无法阻挡的区块链革命
- Kohl's的困境:迷因股狂欢背后的零售业寒冬
- 币安风暴眼:赵长鹏的舍身取义能否换来加密世界的涅槃重生?
- 深夜复盘:数字货币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后的投资机会
- 区块链开发新纪元: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技术平台?
- Chainflip能否撼动Thorchain的跨链霸主地位?一位行业老兵的深度观察
- IOST双周动态:年末冲刺迎来哪些重磅升级?
- 匿名大V悄悄布局:这两个冷门币种或将迎来爆发期?
- EigenLayer:让ETH质押收益翻倍的创新玩法
- 以太坊2024年重大升级前瞻:坎昆升级将如何改变区块链游戏规则
- 43亿美元的天价和解:币安帝国的坠落与重生
- NFT市场的残酷真相:95%是泡沫,但技术不会消亡
- 比特币冲关4万美元:一场正在上演的金融大戏
- 重新思考代币经济:XION如何破解区块链的通胀魔咒
- 12月1日比特币行情:震荡下行趋势明显,短线操作需谨慎
- LBRY绝地反击:这家区块链公司竟在临终前对SEC发起最后一搏
- KyberSwap黑客事件: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企业并购闹剧
- NFT市场再现疯狂!揭秘神秘组织Flamingo DAO的扫货内幕
- 老韭菜的生存指南:8.3以太坊行情解盘与操作策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