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最后的派对市散户年牛狂欢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朋友圈里炒股的、炒币的朋友都在传"2025年是散户在金融市场最后的机会"。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韭菜,看到这种说法真是既兴奋又忐忑。 记得去年圣诞节前,我在纽约出差时偶遇一位在高盛工作的老同学。喝咖啡时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散户现在吃的都是机构吃剩下的骨头。"这话虽然刺耳,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像贝莱德这样的金融巨头就像"糖果厂",他们不仅投资比特币,还在研发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就像我儿子玩的乐高积木,机构们把比特币这个简单的积木拆解重组,变成了各种复杂的金融产品。 这种情况让我想起20年前刚接触美股时的场景。标普500指数的波动率从2000年的30%降到现在的15%左右,市场越来越"温顺"。比特币可能也要步其后尘了——从最初的"疯牛"变成"慢牛"。 上周整理数据时有个有趣的发现:比特币就像健身房里增肌的壮汉,块头越大,增长速度就越慢。2013年到2017年涨幅20倍,2017年到2021年3.5倍,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到2025年能涨2倍就该偷着乐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比特币的市值已经突破万亿美元,要推动它上涨需要的资金量级完全不一样了。就像我常跟客户说的:"把一个小池塘搅浑容易,要让整个大海起浪就难了。" 最近在参加一个投资论坛时,有四个关键点让我印象深刻: 1. 各国政府的态度就像春天的气温,正在缓慢转暖。比如萨尔瓦多把比特币当法定货币,虽然是个小国,但开了个好头。 2. 机构投资者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富达、摩根大通这些"金融航母"开始试水加密货币市场。 3.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太坊的升级就像给老爷车换上了跑车引擎。 4.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像金融市场的天气预报,2024年可能转向降息,这通常会带来市场狂欢。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投资者,我想给散户朋友们几点建议: 首先,要像松鼠囤积坚果一样,在熊市时慢慢建仓。去年有位客户在市场低迷时每月定投,现在账面已经翻倍了。 其次,别被FOMO(错失恐惧症)牵着鼻子走。我见过太多人在市场高点all in,最后只能当"长期股东"。 最后,记住巴菲特的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恐惧,当别人恐惧时贪婪。"2025年如果真的迎来大牛市,也许正是考虑逐步减仓的好时机。 金融市场就像大海,永远在变化。与其预测风暴何时到来,不如学会在风浪中保持平衡。2025年是否真的是散户最后的机会?时间会给我们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个机构主导的时代,散户要活下来,必须更聪明、更谨慎。华尔街巨鳄们的"糖果计划"
比特币的"增肌"烦恼
为什么2025年可能是转折点?
散户的生存之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行情大逆转:ABC三浪形态能否成型?市场震荡修复进行时
- 15年了,为什么加密世界还没诞生国民级应用?
- 突破RWA流动性瓶颈:TBC创新方案如何重塑资产代币化市场
- 韩国交易所造链大猜想:Upbit和Bithumb的区块链布局会如何展开?
- Web3.0时代,KGT如何开辟社交新天地?
- 美国金融界打响稳定币保卫战:一场关乎6.6万亿存款的生死较量
- 美国养老金的冒险转向:从国债到比特币的大胆尝试
- OKB减重手术引发暴涨,甩开平台币包袱后路在何方?
- 比特币突破27000美元:市场狂欢还是昙花一现?
- 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行情:8月9日操作指南
- 美联储终于醒悟:这些面子工程早该叫停了
- 以太坊王者归来:机构疯狂扫货背后的投资逻辑
- V神南洋理工演讲:一个极客眼中以太坊的蜕变史
- 加密货币投资遭遇倒春寒:2025年Q2融资断崖式下跌
- 以太坊创新高在即,这12个生态项目或成最大赢家
- 狗狗币又要起飞?这位戏精币王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
-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新一轮行情即将启动?
- 虚拟币狂欢背后,我们正在错过的时代真相
- 特朗普新政:加密货币迎来黄金时代还是潘多拉魔盒?
- 比特币横盘震荡:是蓄势待发还是趋势反转?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