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e遇一场姻联见O价值当B的区数亿块链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让人兴奋的消息,莫过于Base和Optimism这对"金童玉女"的深度合作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生态的老玩家,我必须说这次合作确实玩出了新花样——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合作,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联姻。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Base承诺将其2.5%的排序器收入贡献给Optimism时,不禁为这个数字的精准感到佩服。这就像两个商业伙伴在谈判桌上达成的最佳平衡点——既不会让Base负担过重,又能给Optimism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流。更妙的是那个15%的利润分成条款,这让我想起传统金融领域里的"对赌协议"。 记得去年和几个做风投的朋友聊天时,他们就预测大型Layer2项目之间会出现类似的收入共享机制。没想到这么快就在Base和Optimism身上应验了。2.75%的OP代币供应量看似不大,但换算成具体数字那可是1.18亿枚OP!这让我想起2021年Uniswap空投时的盛况,只不过这次是机构之间的"豪华版"分配。 有人问我:Base现在这么火,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这个问题问得好。就像当年苹果选择三星作为芯片供应商一样,有时候最强的不一定要什么都自己做。Base选择OP Stack作为技术基础是个明智之举——既避免了重复造轮子的浪费,又能借助Optimism团队在Sequencer运维方面的丰富经验。 我认识的一个开发团队曾经尝试自己搭建Layer2,光是调试Sequencer就花了半年时间,最后还是选择了成熟方案。Base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策略,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应用生态建设上。看看Base最近上线的那些热门DApp,你就明白这个策略多有效了。 不得不给期待Base发币的朋友泼盆冷水。从这次合作释放的信号来看,Base发币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想想也是,有了Coinbase这样的金主爸爸,再加上Optimism的OP代币加持,Base确实没什么发币的必要。 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朋友天天泡在Base上做交互,就等着空投。现在看看协议升级需要双方共同控制这条款,基本可以确定Base要走"无币化"路线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个人用户的空投梦碎了,但整个生态却因此获得了更稳定的发展基础。 最让我兴奋的是这次合作开创了Layer2项目盈利模式的新思路。过去两年大家都在讨论Layer2如何实现价值捕获,现在Base和Optimism给出了一个漂亮答案——通过收入分成实现生态共赢。 这就像传统商业中的特许经营模式:Base使用Optimism的技术框架,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作为回报,不仅获得技术支持,还能分享整个生态发展的红利。我敢打赌,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成为其他Layer2项目效仿的对象。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区块链周期的人,我越来越确信:2024年将是Layer2商业模式真正成熟的一年。而Base与Optimism的这次合作,很可能就是这场变革的起点。利益共享背后的精妙算盘
技术联姻的商业智慧
空投美梦的破灭与现实
Layer2商业模式的突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8月20日加密货币市场复盘:白天空单策略大获全胜,晚间抄底机会出现?
- 区块链革命:当传统金融巨头开始玩自己的游戏
- SBF审判落幕:加密行业能否真正走出阴影?
- 那些年,他们押注比特币的疯狂赌局
- 渣打系加密托管平台Zodia进军新加坡,传统金融巨头为何偏爱这个东方加密港?
- 贝莱德出手以太坊ETF:市场狂欢背后的冷静思考
- OpenAI突发人事地震:创始人奥尔特曼离职内幕与加密货币市场冲击波
- Worldcoin:一场颠覆性的金融实验还是美丽泡沫?
- 以太坊关键1644美元压力位:这次真能突破吗?
- 区块链晨报:2023年11月15日全球加密市场风云录
- 深度解读JOE代币:这个让DeFi圈疯狂的治理代币到底有何魔力?
- 当以太坊吹响冲锋号:抓住这轮加密行情的黄金机会
- 区块链交互新范式:意图(Intent)如何重塑用户体验
- 市场观察:贝莱德XRP信托传闻被证伪,加密货币税收改革引热议
- Arweave网关:打开永久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 比特币ETF即将闯关成功?市场已开始狂欢
-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
- 加密货币与恐怖融资的迷思:事实远比想象复杂
- 价值投资的生存之道:如何在加密货币丛林中鉴别真金白银
- 在币圈赚大钱的秘密:看懂周期才是王道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