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合规幌着子的加密平台些打当心那
最近Mystonks这家"美股上链"平台闹得沸沸扬扬,直接把用户的资金给冻结了,理由是"资金来源不合规"。这事儿可真是太离谱了!但凡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懂,正规机构发现可疑资金应该当场拒收退款,哪有二话不说就扣钱的道理?这不摆明了有问题么。 我特意去查了查Mystonks的老底。这家公司确实在美国SEC备过案,用的是Regulation D 506(c)条款,说是要私募57.5万美元,最低投资门槛5万美元。但问题就出在这儿——这份备案根本就不是什么经营许可证!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办了个小区通行证,结果跑去机场安检口说自己是工作人员。Regulation D明确规定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说白了就是有钱人)募资,而Mystonks却对所有散户开放交易,这不是明摆着挂羊头卖狗肉吗? 真正的证券交易平台需要ATS或Broker-Dealer牌照,申请难度跟考清华差不多。相比之下,Mystonks这份备案顶多算个"临时出入证",完全不是一回事。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MSB牌照这个"万金油"。现在是个平台都说自己有MSB,搞得好像多高大上似的。但说实话,这牌照就跟小区门禁卡差不多——FinCEN只管你有没有上报可疑交易,其他的一概不管。 更搞笑的是,MSB牌照在网上就能申请,连美国办公室都不用租。我去年就见过一个案例,某平台老板人在巴厘岛度假,喝着椰子汁就把MSB给办下来了。你说这样的"合规"能靠谱吗? 这些年我见得多了,这些平台基本都是一个套路: 第一招:拿MSB当敲门砖。花个几千美金搞个牌照,马上就能印在官网最显眼位置。 第二招:玩文字游戏。把私募备案说成全牌照,就像把自行车驾照吹成飞机驾驶证。 第三招:专坑外国人。知道美国本土骗不动,就盯着对华尔街规则一知半解的海外韭菜。 说真的,前两天还有个粉丝跑来问我:"老师,这个平台说自己是SEC备案的,能信吗?"我一看差点没笑出声——这不就跟说"我在派出所登过记"一样么?备案和持牌完全是两码事啊! 给大家支两招辨别真伪: 第一,看成本。真正的合规是要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光是律师费就能买辆保时捷。那些号称"零成本合规"的,十有八九是在耍流氓。 第二,看细节。正规平台会把牌照编号、适用范围写得明明白白。要是看到"已获得美国多重监管"这种模糊说辞,赶紧跑! 说到底,投资这事儿最忌讳盲目相信"洋招牌"。下次再看到平台吹嘘美国合规,不妨多问一句:您这合规,保熟吗?美国牌照背后的猫腻
MSB牌照的真相
解密"合规"三板斧
识别真假合规的秘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大戏:24800美元失守已成定局?十月能否迎来转机?
- XRP销毁到底值不值得关注?业内老手的经验之谈
- MATIC强势突破0.8美元关口:一场蓄谋已久的价值回归
- 区块链用户争夺战:波场TRON为何能够拔得头筹?
- 加密市场新常态:比特币稍息,山寨币迎来高光时刻
- 11月3日市场观察:震荡中的机会与挑战
- 沉睡8年的以太坊金库:一个银行家的加密货币奇幻漂流
- Conflux香港扬帆起航:区块链巨擘的新征程
-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
- 11.9行情警示:大饼狂欢需谨慎,警惕日线背离风险
- 对话纳德拉:一位硅谷VC眼中的微软AI革命
- BTC行情观察:高位震荡中寻找机会
- 币圈狂欢夜!比特币、以太坊双双破纪录,这波行情还能疯狂多久?
- 稳定币市场新宠:Mantle与Ondo联手打造收益型USDY,或将改写市场格局
- 我在zealy平台的真实体验:三分钟赚1000U的奇妙经历
- 深度体验:当暗黑破坏神遇上区块链 - Seraph游戏评测手记
- Web3入口争夺战:当8亿用户的通讯巨头遇上加密老将
- 比特币市场11月行情观察:风暴前的宁静?
- 2024香港Web3嘉年华:全球数字科技盛会即将震撼回归
- 比特币ETF热潮: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投资革命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