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并周以太一年雨与这坊合成长的风年记

说实话,2023年对加密货币行业来说简直是场噩梦。特别是在美国,这个曾经被誉为加密创新摇篮的地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自豪地谈论着美国在全球加密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可现在呢?监管的铁拳让不少行业大佬直接喊出"加密在美国已死"的悲叹。这种180度的大转弯,让人不禁想做个详细的各州加密生态盘点,看看在这个寒冬里,真正的生存者都在哪里扎根。

ERC4337:以太坊账户体验的革命者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2021年9月提出的ERC4337标准正在悄悄改变整个游戏规则。这个账户抽象的智能合约方案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动以太坊的共识层这块"奶酪"。作为一个在以太坊上踩过无数次Gas费"地雷"的老玩家,我特别看好这个方案的落地前景。而且随着L2生态的蓬勃发展和即将到来的坎昆升级,那些让人肉疼的Gas消耗问题终将成为历史。

TON的雄心:5亿用户的Web3野望

在新加坡Token2049大会上,TON基金会主席Steve的演讲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要在5年内让5亿Telegram用户拥抱TON——这个数字放在传统互联网可能不算什么,但在Web3世界绝对是核弹级的。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Web2巨头迈向Web3"的故事,我这个老韭菜还是会热血沸腾。毕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采用啊!

币安俄罗斯撤退:地缘政治的加密博弈

周三那则币安全面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新闻,在圈内炸开了锅。虽然具体交易金额没透露,但这种战略性撤退明显不只是商业考量。我不禁想起去年FTX暴雷后行业的地震,现在看加密交易所的全球布局,地缘政治已经成了无法忽视的关键变量。

合并一周年:以太坊的蜕变之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以太坊合并已经一周年了。虽然ETH价格还在1600美元附近徘徊——和合并时差不多,但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以太坊的老观察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价格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这一年里,以太坊在技术架构、社区生态、应用场景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远比K线图上的波动来得深刻。

记得合并那天,整个社区那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现在回头看,以太坊就像经历了一场"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虽然术后恢复需要时间,但整个系统的健康度正在稳步提升。从PoW到PoS的转变不仅仅是为了环保,更是给未来十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实话,在这个行业待久了就会明白,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太坊这一年走过的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短期看价格,长期看技术"。与其盯着币价唉声叹气,不如多关注那些正在以太坊上构建未来的开发者们,他们才是这个生态真正的脊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