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以太辉煌现的坊对难再困局
看着最近以太坊价格从1400美元的低谷一路飙升到4200美元,不少投资者又开始兴奋地唱多了。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必须说:别被短暂的反弹冲昏了头脑! 让我们做个简单的数学题:现在ETH/BTC汇率回升到0.035确实可喜可贺,但对比2021年牛市巅峰时的0.09,甚至2017年那个疯狂的0.15,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就算比特币价格停在12万美元不动,以太坊要回到0.09的汇率意味着价格要突破1万美元大关,而0.15的目标则需要将近2万美元。还记得上一轮牛市时那些喊出3万美元的"预言家"吗?现在他们估计都在忙着删帖呢。 我在2022年底最黑暗的时候做过一个预测:以太坊可能在下一轮牛市达到2-3万美元。但请注意,这个预测是基于比特币能涨到30万美元的前提。换句话说,我认为ETH/BTC汇率会在0.06到0.1之间浮动。现在看来,能达到0.06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更关键的是,自从转向PoS机制后,以太坊的通胀率居高不下。相比之下,比特币每四年产量减半的特性就像给价值增长装上了助推器。要是长期来看以太坊能跑赢比特币,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有人会说:PoS质押者放弃了流动性,理应获得增发奖励。这个说法看似有理,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漏洞。要知道,那些"钻石手"比特币持有者——无论是远古巨鲸还是新入场的机构——他们同样放弃了流动性,但比特币系统并没有给他们特殊奖励,而是让所有持币者共同分享升值红利。 更何况,现在的DeFi世界充斥着各种释放流动性的衍生品,什么sETH、再质押等等,所谓的"放弃流动性"早就变成了一句空话。相比之下,锁仓比特币才是真正的流动性牺牲。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长期持有比特币本质上就是在进行更高阶的"质押"。 价格公式很简单:总市值除以流通量。当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市值同时增长时,由于以太坊的通胀率更高,每个币的价值增长自然就会落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ETH/BTC汇率呈现长期震荡下行的趋势。 那为什么短期内以太坊又能超越比特币呢?这个逻辑和其他山寨币如出一辙——就像推特网友@Excellion说的,大多数以太坊大户本来就持有大量比特币,他们只是把资金从比特币轮动到以太坊,利用各种新概念炒热市场。等价格炒高后,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售以太坊,把利润重新轮动回比特币。说到底,没几个人真心想长期持有以太坊。 这就是加密市场的残酷现实:比特币是真正的价值存储,而以太坊和其他山寨币本质上都是收割工具。就像农民割麦子需要镰刀一样,某些时候这些工具确实很有用,但关键是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你是在挥舞镰刀的人,还是即将被收割的麦子? 作为一个老韭菜,我给新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手握大量初始筹码,那山寨币就是最好的暴富工具;如果你想玩公平游戏,比特币是唯一选择;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明明是个韭菜,还非得往镰刀上撞。投资路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啊。价值存储VS收割工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合并周年记:一场静悄悄的金融革命
- 货币的轮回宿命:这次我们终于有了新选择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大饼疲软仪态回调,后市如何把握?
- 当加密大佬闹分手:WLFI与Aave的撕约风波背后,藏着哪些行业真相?
- 从十年牢狱到无罪释放:一个数字藏品诈骗案的逆袭
- 数字货币市场暗流涌动:暴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机会?
- 11人小团队如何打造年入11亿美金的加密界独角兽?
- 当美国优先遇上区块链:特朗普会如何重塑加密版图?
- 市场观察:CYBER获Labs加持,单日暴涨背后的故事
- 企业如何用ETH实现睡后收入?这10家公司的玩法太精彩了
- 加密货币的十字路口:暴跌是机会还是陷阱?
- Hyperliquid的魔幻现实主义:流动性狂欢下的暗涌与机遇
- 亲身经历:Alameda那场震惊币圈的乌龙指事件内幕
- 市场观察:比特币与以太坊近期走势深度解析
- 币圈风云变幻:是时候逃顶还是抄底?
- 2025年8月30日数字货币行情手记: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市场脉搏
- 加密圈大V翻车现场:BitBoy创始人直播中被捕,旗下代币BEN应声暴跌
- 香港金融圈正经历一场由RWA引发的集体焦虑
- 加密货币周报:矿企格局生变,以太坊迎来关键升级
- 比特币ETF:那些你未曾留意的市场巨鲸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