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明的越聪另类教父人越容易创业成功m的思考什么为

明的越聪另类教父人越容易创业成功m的思考什么为

2025-09-21 19:26:20 [合规] 来源:资本链界

前几天看到Paul Graham的新文章,这位Y Combinator创始人果然又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洞见。他提出的"超线性回报"概念,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认知。

线性思维:一个美丽的谎言

记得小时候老师总说:"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这种线性思维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根深蒂固,但现实世界却残酷得多。Paul犀利地指出,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点,结果往往不是多获得一点市场份额,而是可能根本卖不出去。

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叫《10倍比2倍更容易》的书。书中观点与Paul不谋而合:2倍增长需要线性努力,而10倍增长往往只需要更聪明的工作方式。就像我认识的几个独立开发者,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创业过程,几乎零成本就获得了首批忠实用户。

指数增长的魔力

Paul深入分析了超线性回报的两大来源:指数增长和阈值效应。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细菌培养——一旦开始繁殖,数量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创业公司也是如此,少数实现高速增长的企业往往会获得不成比例的回报。

YC在指导创业者时有个有趣的做法:不看绝对数字,只看增长率。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深刻智慧。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连续创业者说的:"创业早期最关键的不是收入数字,而是增长速度的斜率。"

赢家通吃的残酷现实

在体育比赛中,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距可能微乎其微,但回报却天差地别。这种现象在商业世界中同样存在,Paul称之为"阈值效应"。比如在投资领域,大多数人都看好的股票反而很难赚钱,只有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才能带来超额收益。

这种效应在知识领域尤为明显。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贡献,往往超过了同时代所有人的总和。这不禁让我思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否过于追求平均,而忽视了突破性的创新?

个人化时代的机遇

Paul特别强调,今时不同往日。50年前要实现大事业必须依托大机构,但现在独立创作者也能获得惊人成就。这让我想起最近爆红的几个个人开发者和作家,他们完全跳过了传统渠道,直接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但Paul也提醒,超线性回报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组织内发展可能更稳妥。只有那些确信自己与众不同,或者愿意承担风险的年轻人,才应该全力追求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机会。

给创业者的实战建议

Paul给出了几条极其实用的建议:

1. 从小处着手:硅谷的"做不可规模化的事情"原则,强调通过服务小群体建立口碑

2. 保持学习状态:指数增长往往与持续学习密不可分

3. 追随好奇心:不要被职业主义束缚,让兴趣指引方向

4. 敢于冒险:适度的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成本

最后,Paul的金句直击心灵:"不要把工作等同于职位"。在这个时代,我们真正的工作应该是那些能够带走的思考和创造,而不是某个具体的职位头衔。

(责任编辑:访谈)

推荐文章
  • 9月11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观察:BTC和ETH的关键点位解析

    9月11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观察:BTC和ETH的关键点位解析 又是一个新的一周开始了,我坐在电脑前盯着行情图表,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说实话,最近的市场走势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从周线来看,比特币这波下跌看似凶猛,K线连续收阴,价格被死死压在均线下方,MACD指标也呈现死叉状态。但细看之下,我发现这波下跌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势。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价格更像是在做一个"上涨-回调-再上涨"的阶梯式运动,而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的回调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是短周... ...[详细]
  • Web3.0日报:加密世界今日看点

    Web3.0日报:加密世界今日看点 今天咱们来聊聊加密圈的新鲜事儿,作为一名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发现最近的市场还真有点意思。DeFi市场动态先说DeFi这块,总市值已经来到591亿美元,说实话这个数字比我预想的要好。记得去年熊市最惨的时候,整个DeFi板块缩水了将近80%,现在总算是缓过来一些了。24小时交易量43亿美元的数据也证明市场流动性正在恢复,不过比起2021年牛市最高峰那会儿还是差远了。NFT市场观察NFT这块... ...[详细]
  • 市场狂热背后:当美股与加密资产同频共振时发生了什么?

    市场狂热背后:当美股与加密资产同频共振时发生了什么? 上周的市场简直像被打了兴奋剂!标普500指数连续五天飘红,创下近一年来最亮眼的单周表现(+5.9%),纳斯达克更是一马当先上涨6.5%。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跳格子游戏——市场似乎一下子跳出了持续三个月的下行通道。资金疯狂补仓的狂欢派对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老交易员,我明显感受到这次反弹中弥漫着"FOMO"(害怕错过)的情绪。特别是看到Cathie Wood的ARKK基金单周暴涨19%,这... ...[详细]
  • Upbit上币机会全解析:这些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埋伏

    Upbit上币机会全解析:这些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埋伏 朋友们好啊,最近不少人在后台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抓住Upbit上币带来的暴涨机会?今天我就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掏心窝子分享给大家。上币效应背后的财富密码我仔细复盘了今年3月以来的13次上币案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KRW交易对的上涨概率简直高得离谱!BTC交易对?5次里有4次都是下跌的,简直是个坑。而排除IEO项目后,KRW交易对上线的6个币种全部都是上涨的。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个关键点:上涨行情往... ...[详细]
  • 区块链资本又放大招:5.8亿美元新基金剑指加密行业未来

    区块链资本又放大招:5.8亿美元新基金剑指加密行业未来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重磅消息:区块链行业的"老司机"Blockchain Capital又搞了个大动作。这家由斯蒂芬斯兄弟在2013年创立的VC机构,刚刚完成了5.8亿美元的募资,这让我不禁感叹加密货币投资市场依然热度不减。新基金的双轨制策略跟他们的合伙人Spencer Bogart聊过后,我了解到这次募资其实包含了两个"弹药库":一个3.8亿美元的早期基金,专攻种子轮到A轮的新秀项目;还有一个2亿美... ...[详细]
  • 当社恐遇上元宇宙:一场虚拟世界的社交革命正在上演

    当社恐遇上元宇宙:一场虚拟世界的社交革命正在上演 最近,一个有趣的社交现象悄然兴起:几百个陌生人打开手机定位,在城市里玩起了成人版"躲猫猫"。说实话,看到朋友圈里晒的这些照片,我这个资深社恐患者既向往又害怕。这种新型社交游戏让我想起了大学时躲在宿舍玩《光遇》的日子——不需要暴露真实身份,却能享受互动的乐趣。虚拟社交的前世今生说起来,虚拟社交的历史比你想象的还要久远。记得我外公曾经提到,上世纪他们那群无线电爱好者就通过HAM社群进行"空中聚会"——... ...[详细]
  • 加密货币帝国的崩塌:SBF被判七项金融重罪的背后故事

    加密货币帝国的崩塌:SBF被判七项金融重罪的背后故事 2023年11月2日,纽约法庭上演了一出足以载入金融史册的戏剧性时刻。FTX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我们都习惯叫他SBF),在陪审团的一致裁决下,被认定犯下了七项金融欺诈重罪。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结果时,并不感到特别意外——毕竟这个案子的证据实在太具说服力了。从巅峰到深渊SBF的坠落速度简直令人咋舌。就在一年前,他还是华尔街和硅谷争相追捧的"加密货币金童",而现... ...[详细]
  • 以太坊多空博弈:1920美元成关键战场

    以太坊多空博弈:1920美元成关键战场 作为加密市场的风向标之一,以太坊最近的走势确实让人又爱又恨。说实话,我每天盯着K线图看ETH在1920美元这个关键位附近反复试探,就像看一场精彩的拔河比赛。多空双方你争我夺最近几天,ETH就像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已经跑到最后几公里了,但就是差那么一口气冲过终点线。每次快要触及1920美元时,就会遭遇强大的抛压。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上周在Kraken交易所看到的场景:大单卖出总是在这个价位附近出现,就像有... ...[详细]
  • 以太坊又回到起点,这次能否突破困局?

    以太坊又回到起点,这次能否突破困局? 以太坊这波行情真是让人揪心啊。好不容易看到点反弹的希望,结果转了一圈又回到了1630美元这个"老地方"。这个价位就像个磁铁一样,ETH怎么都摆脱不了它的吸引力。从小时线上看,最近两次试图突破都被无情地打压回来,让人不禁感叹:这行情也太难了吧!说句实在话,现在的技术形态确实不太乐观。下降通道越收越窄,就像被关在了一个不断缩小的笼子里。每次反弹都像是给多头一个希望,然后又狠狠地浇上一盆冷水。1660-... ...[详细]
  • WASM:颠覆传统计算范式的下一代引擎

    WASM:颠覆传统计算范式的下一代引擎 作为一名长期跟踪技术演进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WebAssembly(WASM)正在悄然改变整个计算生态。记得第一次接触WASM时,那种"原来还能这样"的震撼感至今记忆犹新。它就像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同声传译专家,能将C++、Rust等语言的精华原汁原味地带入浏览器这个全球化舞台。WASM的独特魅力想象一下,你正在用浏览器玩一款3A级游戏,画面流畅得就像本地安装的一样——这就是WASM带来的魔法。我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