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一线何仍活跃在科资第资哲她为头姐技投学让人深的投岁的思
说实话,我对方舟投资创始人Cathie Wood(俗称木头姐)的看法一直很矛盾。就在前几天读了CoinDesk对她的专访后(文末有中文版链接),这种矛盾感更强烈了。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动不动就预测短期价格的言论。"比特币年底必破15万"、"明年以太坊将突破新高"...这些话在我看来不仅不负责任,简直就是误导投资者。偏偏木头姐就特别爱发表这类观点。 但让我不得不服气的是,这位70岁的女士对科技趋势的判断实在精准得可怕。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哪些技术会在未来5-10年颠覆行业。读完她的专访,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她能在这个年轻人扎堆的领域保持如此影响力。 访谈中最打动我的是她讲述大学时期的故事。"我当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尝试了工程、教育、地质等所有学科,"她笑着说,"直到大二最后一学期才选了经济学课——完全是因为我爸特别希望我学这个。" 结果呢?这次"被迫"的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经济学让她找到了真正的热情所在。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曾经以为很爱编程,结果发现只是贪图程序员的薪水。后来尝试做培训、开网店、甚至卖保险,全都半途而废——因为根本提不起兴趣。 直到遇见加密货币,我才明白什么叫"热爱"。现在每天研究区块链技术就像年轻时打游戏一样上瘾。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这个行业里,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木头姐在访谈中提出的一个观点特别引人深思:"未来的AI助手将自主决策并协同工作,这需要智能合约作为底层支撑。" 说白了就是AI代理之间要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来完成交互。这个观点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目前市面上所有"AI+区块链"项目中,只有Virtual通过ACP协议在认真推进这个方向。虽然项目进展缓慢,但我一直对它抱有希望——毕竟这才是真正有想象力的赛道。 谈到公链竞争时,木头姐的见解同样一针见血:"尽管Solana市场表现更抢眼,但Coinbase、Robinhood等机构仍选择以太坊作为Layer2底层。" 这个观察太精准了!作为长期跟踪公链发展的研究者,我早就发现以太坊在机构心中的特殊地位。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效率更高的Solana没能取代以太坊——答案很简单:对于基础层来说,安全和去中心化永远比速度重要。要追求效率?请去二层网络。 说实话,看到70岁的木头姐还能保持如此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我这个80后都感到汗颜。她在专访中展现出的热情和专注,值得我们每个从业者学习。 参考链接: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198079人生转折点:找到真正的热爱
AI+区块链:下一个爆发点
以太坊vs Solana:机构的选择说明一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当实体经济遇上区块链:Joltify如何打开万亿级RWA市场?
- 老洪夜话:11月10日数字货币操盘手记
- PIVX:这个低调的隐私币种凭什么让我眼前一亮?
- DePIN革命:当区块链遇上现实世界的百亿美金淘金热
- NFT推广之道:如何打造长盛不衰的数字资产营销策略
- 11.15行情回顾:意料之中的下跌带来2000点收益,后市仍有下行空间
- 微软亮剑AI芯片市场!Maia芯片横空出世,英伟达H100迎来劲敌
- 加密周报:美国政坛为比特币撑腰,华尔街大鳄纷纷押注
- 8月2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以太坊走势解析与操作建议
- Vitalik Buterin:公共物品资助的未来图景
- BRD GameFi即将引爆市场:顶级风投为何押注这款游戏?
- 双十一比特币再现上涨行情 这次能否冲破天花板?
- 当Web3遇见开发者:EDNS如何用DeDrive重新定义未来
- 交易中的那些形态密码:从圆弧底到箱体震荡的实战思考
- 比特币五浪上涨结束?关键位置与操作策略全解析
- 2024香港Web3嘉年华购票指南:这份省钱攻略请收好
- 以太坊多头反击战:1640美元关口成关键胜负手
- 2023年11月13日:加密货币市场晨间观察
- 加密江湖十载浮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比特币大佬们
- 当数字资产不翼而飞:我的虚拟货币被盗血泪史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