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名字用工具耽误的实
说实话,看到"Nostr Assets"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产生误解。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领域的观察者,我得说这个名字确实起了反作用。它听起来像是一个发币工具,但实际上它做的事情要简单得多——简单来说,它就是把Nostr消息系统变成了一个钱包遥控器。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有个上了锁的保险箱(托管钱包),但钥匙在银行(服务端)那里。现在Nostr Assets做的,就是让你能用即时消息(Nostr)给银行发指令:"给我转100块给老王"。因为大家都用同一个保险箱,内部的转账连区块链确认都省了。 这里的关键在于,Nostr本身只是个消息系统,就像微信一样能发签名消息,但没法防伪造或防双花。你用来发消息的公钥,也根本不是什么资产存储账户。真正的资产还是在区块链上,只是通过这套消息系统来操控而已。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提Alby钱包提出的NIP-47方案。这个设计很有意思——相当于把你的闪电节点和Nostr客户端装在一个盒子里,通过加密消息远程操控。搞过服务器的朋友应该能秒懂,这就是个加密版的SSH嘛!但借助Nostr网络的优势,任何中继节点都能支持这种远程操作。 从技术角度看,Nostr Assets其实走了条折中路线。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只需要Nostr公钥就能开户的"交易所"——不用手机号,不用邮箱,所有操作都有数字签名背书。虽然目前主推的是托管方案,但文档里也提到了支持自主保管钱包的可能性。 作为业内人士,我认为这种设计虽然不够完美,但确实指出了一个正确方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加密资产的操作更贴近现代人的通讯习惯。毕竟,谁不想用发消息的简单方式来管理资产呢?名字背后的真相
技术实现的两种思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创始人抛售引担忧 市场寒冬何时休?
- 美联储吹响宽松号角,为何加密货币市场却不买账?
- 以太坊创新高背后:这轮牛市的真实面目
- 九月魔咒再现:加密市场的寒冬还是抄底良机?
- 9万亿退休金即将涌入币圈?这可能是我们见过最疯狂的牛市
- 5万美元已成比特币历史底价?资深分析师深度解析
- 美元霸权的新战场:稳定币法案背后的金融博弈
- 揭开WLFI的三重面纱:稳健内核、操盘游戏与政策红利
- 周悦盈:比特币25722支撑位成关键 以太坊或现回调走势
- 狗狗币跌势凶猛:这波回调恐怕才刚刚开始
- 传统券商玩转加密货币:国泰君安的华丽转身
- 以太坊崛起:华尔街为何钟情这条金融新动脉?
- 市场解读:比特币周线护盘后该如何稳健布局?
- 当上市公司疯狂囤积比特币:一场颠覆传统的金融革命
- 七夕节币市惊变:市场暗流涌动,如何把握抄底良机?
- 市场风云:当加密寒冬遇上政治角力
- 昨天的黄金空单策略又赚翻了!
- 加密市场晨报:比特币前景被看好,Solana ETF获批在即
- 当华尔街开始玩转以太坊:Q4降息的狂欢与山寨币的机遇
- Vanilla Drainer:暗网新贵如何在三周内卷走半个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