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表 > 卖进密信亿美元加获放X资托资行时行产变产终

卖进密信亿美元加获放X资托资行时行产变产终

2025-09-22 15:02:57 [活动] 来源:资本链界

FTX这颗曾经闪耀的加密帝国之星陨落后,其资产处置进程终于有了新突破。作为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这次法院的裁决来得正是时候——随着最近加密市场回暖,FTX持有的这批信托资产价值已经水涨船高。

价值飙升的"救命稻草"

记得去年11月FTX暴雷时,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如今近一年过去,清算团队总算拿到了处置这些信托资产的"钥匙"。说实话,这些信托资产就像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救命钱,现在终于可以取出来救急了。

具体来看,这些资产包括灰度旗下的GBTC、ETHE等多个明星产品,还有Bitwise的指数基金。有趣的是,从10月份申报时的7.44亿美元到现在的8.73亿美元,短短一个多月就增值了1.3亿美元——这波行情来得真是巧,让债权人们能多分一杯羹。

信托产品的"折价迷思"

说到灰度信托,不得不提它独特的折价现象。比如GBTC,我记得2021年前还是溢价交易,转眼间就变成了"打折商品",最惨的时候能打五折。这就像名牌包在二手市场的遭遇——明明是真货,却要低价甩卖。

不过最近折价率收窄到8%左右,说明市场信心正在恢复。作为老韭菜,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灰度在ETF申请上的突破。8月份那场胜诉可谓精彩,看得我们这些围观群众直呼过瘾,SEC这次真是踢到铁板了。

债权人的曙光

现在最关心这笔钱去向的,莫过于那些被套牢的债权人。我认识几个曾经的FTX用户,他们现在就像等待分肉的饿汉。虽然8.73亿美元相比FTX的债务规模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有意思的是,这些信托资产就像被锁在保险箱里的金条——看得见却摸不着。现在法院终于同意开箱,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折价变现的损失,但比起让这些资产继续随着市场起伏不定,及时变现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再次见证了加密市场的魔幻现实主义——曾经风光无限的交易平台,如今要靠变卖资产来还债;而这些资产的价值,又随着这个波动剧烈的市场上下翻飞。作为从业者,我只希望这次变现能为这个漫长的破产故事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责任编辑:分析)

推荐文章
  • 市场情绪过山车:PPI数据引发的暴跌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市场情绪过山车:PPI数据引发的暴跌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昨晚那根针简直就是在耍流氓!前一天CPI数据刚给市场打了剂强心针,转眼PPI就甩出一记耳光。更绝的是川普半夜跳出来给通胀洗地,这剧本演得也太刻意了吧?说实话,九月降息这事儿板上钉钉,但PPI这么一搅和,原本信心十足的25个基点现在都变成未知数了。数据背后的权力游戏要我说啊,这些经济数据就是个幌子。真正关键的是川普和美联储掰手腕的力度。只要川普的人在议息会上够硬气,通胀就算涨到天上也拦不住降息。不过... ...[详细]
  • Starknet空投:ZK-Rollup的最后一搏还是新生机遇?

    Starknet空投:ZK-Rollup的最后一搏还是新生机遇? 作为加密领域的老兵,我见证过太多项目方靠空投来续命的案例了。最近圈内朋友都在讨论Starknet即将到来的空投,说实话,这更像是一场被逼无奈的"救市"行动。看看现在ZK-Rollup生态的惨状:交易量低迷、用户体验糟糕、TVL数据惨不忍睹...技术至上主义正在伤害ZK生态记得去年参加Devcon时,我跟几个ZK工程师聊到凌晨三点。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电路优化、EVM等效性这些专业术语,却对普通用户... ...[详细]
  • 当加密世界的流动性变成碎片 我们能做些什么?

    当加密世界的流动性变成碎片 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者:0xmiddle流动性困局:当选择太多反而成了负担记得刚开始玩DeFi那会儿,大部分好项目都挤在以太坊上。现在可好,打开DefiLlama一看,各种EVM链、新公链、Layer2百花齐放,就像走进了一个加密版的"美食广场"——选择是多,但每个摊位前都没几个人排队。以太坊的市场份额从当初的90%+一路跌到现在60%不到,这种碎片化的局面让我想起了当年用MP3听歌的日子:音乐文件分散在各个文件夹... ...[详细]
  • Solana生态蓄势待发:一场即将到来的区块链狂欢

    Solana生态蓄势待发:一场即将到来的区块链狂欢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Solana最近的复苏势头令人振奋。还记得2022年FTX暴雷后,SOL代币暴跌95%的惨状吗?当时很多人都认为Solana会就此沉沦。但事实证明,这个生态系统的韧性远超预期。如今,Solana不仅重振旗鼓,而且正站在爆发式增长的风口浪尖。最近几个月的数据简直令人瞠目:TVL增长超过200%,日交易量稳居公链前列,DeFi流动性利用率高达3.17倍。... ...[详细]
  • 当加密企业玩起恒大式杠杆游戏,我们该警惕什么?

    当加密企业玩起恒大式杠杆游戏,我们该警惕什么? 记得前几天我重读《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时,不禁为这个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的陨落唏嘘不已。这本书原本是想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但有趣的是,现在回头去看,书中详尽罗列的那些风险警示反倒成了最具价值的"反面教材"。这让我想起了最近Vitalik在推特上提到的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总觉得这些企业正在重蹈恒大的覆辙。恒大的套路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杂技:上市圈钱→发新股→发永续债→资产抵押→拖欠... ...[详细]
  • 当以太坊遇见Lido:一场关于流动性质押的深度对话

    当以太坊遇见Lido:一场关于流动性质押的深度对话 记得2015年第一次读到V神那份以太坊白皮书时的震撼感。当时谁又能想到,这个被称为"下一代区块链"的项目会经历如此跌宕起伏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Frontier测试网络,到如今PoS信标链的稳定运行,以太坊就像个叛逆期的少年,正在经历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的蜕变。以太坊的"变形记"作为一个老韭菜,我亲眼见证了以太坊的四大发展阶段。最早的Frontier阶段简直就像西部拓荒时代,网络经常出问题,... ...[详细]
  • 当AI遇上Web3:一场数据革命的深度碰撞

    当AI遇上Web3:一场数据革命的深度碰撞 记得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时那场全民狂欢吗?我当时正和几个区块链开发者朋友在咖啡馆闲聊,所有人都掏出手机争相测试这个"神奇的黑盒子"。没想到短短一年后,AI与Web3的化学反应已经发展到如此令人惊叹的地步。数据行业的范式转移Web2时代的数据就像被圈养的绵羊,被谷歌、Facebook这些科技巨头牢牢掌控。我有个做数据分析师的朋友经常抱怨:"每次想获取点像样的数据集都要过五关斩六将。"而Web3... ...[详细]
  • 在虚拟世界活出自己的精彩:一个数字艺术家的元宇宙成长记

    在虚拟世界活出自己的精彩:一个数字艺术家的元宇宙成长记 最近总听人说起元宇宙,说它不只是个游戏空间,更像是一个全新的数字社会。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作者、建设者,甚至是规则的制定者。我特别喜欢这个理念,因为它让平凡的我们也能拥有改变世界的机会。一个数字艺术家的觉醒记得第一次见到暴力熊的作品时,我完全被震撼了。这个女孩用代码作画笔,在虚拟世界里描绘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她常跟我说:"元宇宙给了我们一片自由的画布,在这里,想象力是唯一的限制。"... ...[详细]
  •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质押总额突破180亿美元大关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质押总额突破180亿美元大关 不得不说,波场TRON最近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就在上周二,我注意到TRONSCAN上的数据刷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记录——平台总质押量(TVL)首次突破180亿美元大关!18,046,192,918美元这个数字,不仅创下了波场历史上的新高,更让我这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感到欣慰。说实话,作为一个资深行业观察者,我见证过太多公链项目的起起落落。但波场TRON这几年的发展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从最初... ...[详细]
  • Lido的崛起与困境:当去中心化理想遭遇现实挑战

    Lido的崛起与困境:当去中心化理想遭遇现实挑战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承认,Lido的故事就像一个加密世界的缩影——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这个看似简单的流动性质押平台,正在引发业内最深刻的讨论: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去中心化?Lido的魔法:让质押变得像呼吸一样简单记得我第一次向朋友解释Lido时,用了个简单的比喻:它就像一个自动售货机,你把ETH投进去,就能立刻拿到stETH这个"收据",同时还能继续在DeFi世界里玩转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