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离婚资产这知道题你加密些问时分
记得十年前比特币刚开始火的时候,我就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离婚时加密资产该怎么分?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标准答案。作为一名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的家事律师,我想用最通俗的语言跟大家聊聊这个既专业又现实的难题。 很多朋友一听到"虚拟货币"就摇头,觉得这东西国家不认可,法律上肯定不算财产。这种认知其实是个误区。2021年那份通知确实说了要防范风险,但在司法实践中,加密资产的财产价值早被认可了。记得有个判例明确表示:虽然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但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属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你结婚后买的游戏账号,虽然不能当钱花,但如果离婚时这个账号值100万,法院肯定会考虑分割。加密资产也是同样的道理,特别是像比特币、以太坊这些主流币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要分割加密资产,你可能面临三个"拦路虎": 这简直是现代版的"捉迷藏"。加密资产要么存在交易所,要么存在冷钱包里。最要命的是,区块链交易只认地址不认人。记得去年一个案子,妻子虽然知道丈夫的比特币地址,但丈夫就是死不承认,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USDT这类稳定币还好说,1:1兑美元就行了。但像比特币这样价格波动大的,今天值50万明天可能就剩30万。更别说那些小众代币,可能今天还在交易,明天就归零了。 区块链的特性决定了法院很难直接冻结或划拨加密资产。我有个当事人胜诉后拿着判决书去找交易所,人家根本不认,说我们是去中心化的。最后这笔资产至今都没能执行到位。 根据我的经验,目前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在离婚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楚。去年北京西城法院就有个典型案例:双方在协议里明确约定了数字货币价值240万,一人一半,还规定了支付期限。后来法院就按这个协议判了。 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1. 尽量用人民币计价,别直接写要多少个比特币2. 约定明确支付时间3. 最好能让对方公开钱包地址和资产情况4. 可以约定分期支付,降低风险 理论上说,隐瞒共同财产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现实中,如果真不想分,确实有不少"操作空间"。比如声称钱包被盗、投资失败,或者说这些资产是婚前就有的。毕竟区块链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维权难度确实很大。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提醒大家的是:加密资产正在快速融入我们的生活,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会越来越多。建议司法机关尽快建立专门的处置机制,让老百姓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事后扯皮,不如提前做好财产规划。加密资产到底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实际操作中的三大难关
1. 证明对方持有加密资产
2. 怎么给加密资产定价
3. 执行难如登天
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不想分怎么办?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 Web3社交霸主之争:X和Telegram谁能笑到最后?
- 比特币强势突破3.5万大关,牛市还能走多远?
- MOBOX链游搬砖实战:小氪玩家的生存之道
- 渣打香港携手两大巨头布局稳定币赛道,新公司三易其名终落定
- 比特币生态的黄金窗口期,现在上车真的晚了吗?
- 从零到一:解密Cairo 1.0的革新之路
- 11月以太坊行情分析:高位震荡中的机遇与挑战
- eToro掌门人爆惊人预测:比特币即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 比特币Taproot Cans空投攻略:手把手教你0成本撸7000块
- 香港Web3的新风口:为什么说DePIN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 科技盛会点亮马六甲:Web3.0浪潮下的数字化变革
- 通胀数据意外走低,加密市场迎来暖风
- 香港理大教授曹建农:Web3数据基础设施的现状与未来
- 当轮滑遇上元宇宙:玛特宇宙与轮滑超人的创新跨界之旅
- 一个老韭菜的血泪史:我眼中的区块链投资真相
- 以太坊交易火爆背后的隐忧:巨鲸潜伏还是散户买单?
- 市场寒冬将至?资深投资者的投资心法大公开
- Trust Wallet:重新定义加密货币钱包的未来
- Consensys深度对话:Snaps革新MetaMask,Linea如何引爆开发者热情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