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模型游戏户黏济逻辑性从的经的用社交看F
最近在研究社交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真正成功的平台,往往都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套牢。这让我想起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常见的(3,3)和ve(3,3)模型,它们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交产品运营奥秘。 记得去年研究OlympusDAO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3,3)的概念。这个源自囚徒困境的经济模型特别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选择合作时,整个系统会达到最优状态。就像在OHM里,如果大家都选择质押(Stake)或者绑定(Bond),整个生态就会进入正向循环。 而ve(3,3)模型则更进一步,把Curve的投票托管机制融合进来。我亲眼见证过一些项目通过这种机制让用户把代币锁定几个月甚至几年,换取更高的收益和治理权。最有意思的是,这种设计创造了一种微妙的心理效应——用户不仅不会卖掉代币,反而会主动说服新用户加入,因为人越多,系统就越稳固。 现在来看Friend.tech,它的股票定价公式简直是个天才的设计:每股价格=(总量²)/16000。简单来说,就是每多一个持有者,价格就会呈指数级上涨。我计算过,如果我是第10个买家,当第100个人加入时,我的持仓价值就涨了100倍!这种设计创造了一个强烈的FOMO效应——越早加入的人越不想离开。 但是,这套机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退出成本太低,随时可以套现离场社交互动完全依赖KOL的回复普通用户缺乏存在感和参与感 基于这些观察,我觉得一个成功的Friend.tech社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社群归属感上周我加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FT群组,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每个新成员都要做自我介绍,承诺不轻易卖出Key。作为回报,群主会把新人推荐给所有成员。这种互惠机制创造了一种"一家人"的氛围,大幅降低了抛售意愿。 2. 设计分层激励好的社群应该像传统社交俱乐部一样有明确的等级制度。比如可以设置:基础会员:持有1个KeyVIP会员:持有5个Key合作伙伴:持有10个Key并参与社群建设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权益,这样能有效激励用户长期持有。 3. 创造外部收益我见过最聪明的社群会主动对接项目方,组织AMA活动,争取空投机会。这些额外收益会进一步增加Key的持有价值。就像我认识的一个群主,他用手续费回购Key,让持有者感觉自己的投资在不断增值。 说实话,现在的Friend.tech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发现很多群超过100人就很难管理了——因为没有分级管理机制。我建议可以:引入锁仓奖励机制开发多链支付功能增加基础社交功能 说到底,社交产品的本质就是要让用户找到留下的理由。无论是高端俱乐部还是线上社群,成功的秘诀都在于创造一种"来晚了就亏了"的紧迫感。就像我常跟朋友说的:去新加坡参加个峰会还要花几千美金呢,在Friend.tech上花0.几ETH就能跟行业大咖交流,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经济模型都需要平衡短期激励和长期价值。现在Friend.tech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找到除了代币预期之外的真实价值支撑。毕竟,最好的社交产品应该是让用户在赚钱的同时,也真正享受其中的社交乐趣。从囚徒困境到社交博弈
Friend.tech的经济魔术
如何打造真正的社交飞轮
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0月22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震荡后的微妙信号
- 售后返租遇上区块链:是合规创新还是新瓶装旧酒?
- 900万美元背后的秘密:VC为何痴迷Shadow这样的区块链基建
- 比特币何时能冲破4万美元大关?一位8年老韭菜的深度观察
- Maple Finance的RWA突围战:TVL暴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 SHIB百万富翁梦:1分钱背后的疯狂与现实
- Rollup的未来在哪里?Metis用创新实践给出答案
- 区块链周报:安全警示与市场动态全面解析
- 币市观察:多头力竭,空头渐占上风
- 重磅!ETC即将迎来Spiral网络升级,这些细节你需要知道
- Web3教育新篇章:近畿大学黑客松的精彩24小时
- 波场TRON质押规模突破200亿美金:一场区块链的华丽蜕变
- 当FTX这颗雷爆炸后,SOL币将何去何从?
- Web3辩论赛首秀吉隆坡,数字革命的未来将在这里碰撞
- 当艺术遇见区块链:火币HTX在NFT Taipei的惊艳亮相
- 数字货币合约交易:这些关键公式你必须掌握
- 九月抄底BTC:冒险还是机遇?
- 以太坊空单操作实录:两天狂揽90点的心得分享
- 数字货币投资遇难题?老司机教你三招轻松解套
- 以太坊空单操作实录:两天狂揽90点的心得分享
- 搜索
-